2、桃花源记的词类活用
1、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
2、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3、舍:
(1)便舍(shě)船:离开。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4、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5、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6、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
一、创作背景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二、古今异义
1、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2、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3、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4、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5、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6、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7、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8、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9、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10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来源:百度百科-桃花源记
3、桃花源记文言现象整理是什么
桃花源记文言现象整理是如下: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词
1、“阡陌交通”,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译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是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3、“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指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4、“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是像这样,今义指这样。
5、“芳草鲜美”,鲜美,古义是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三、一词多义
1、“便舍船”,舍,丢下,动词。
“屋舍俨然”,舍,房屋,名词。
2、“处处志之”,志,作记号,动词。
“寻向所志”,志,标记、记号,名词。
3、“寻向所志”,寻,寻找,动词。
“寻病终”,寻,顷刻、不久的意思,副词。
四、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五、词类活用
1、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2、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什么感到诧异。
3、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4、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4、桃花源记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2.复前行,欲穷其林。
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4.问所从来。
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魏晋。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7.便扶向路。
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8.诣太守,说如此。
古:像这样。今:这样。
9.欣然规往。
古:计划。今:规则,成例。
一词多义
1." alt="桃花源记古今异义词!桃花源记古今异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