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属于长江什么地区 安庆市是长江的哪个部位

admin7个月前吃喝玩乐86

[提要]对“地理环境”的定义,我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的说法:“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具体来说,“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上述三种环境各以某种特定的实体为中心,由具有一定地域关系的各种事物的条件和姿态所构成。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互相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

但我认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可合称为人文环境(或人文地理环境),因为无论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都是人类在特定的空间中的活动所形成的地理环境。

葛剑雄: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是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

安徽安庆属于长江什么地区 安庆市是长江的哪个部位

历史地理环境就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就中华文明的研究而言,大致是从6000年前到当代之前。

对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我曾在《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一文(载《复旦学报》1992年第6期)中作过几点概括:

(1)为人类的产生、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2)决定了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括人类社会),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3)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一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离开了这一环境;(4)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种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

针对某些机械的、绝对的“决定论”,我指出以上第2点中的“决定”:并未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并未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这就可以合理地解释,,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不同的人类群体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文明。

我认为,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在中原地区形成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与引领者

5800年前后,在黄河流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长江流域的浙江余杭良渚遗址,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等地均已出现文明起源的迹象。各地还存在众多的文化遗址,用考古学家的话来形容,就像满天星斗。但只有在中原地区的这些文明的源头延续并发展下来,汇聚为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核心,根本原因还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适宜的地理环境。

首先是气候条件。据竺可桢等学者的研究,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2℃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充沛,是东亚大陆上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不仅生活、生产用水得到保障,而且大多数地方的农作物不需要人工灌溉。直到商朝中晚年,商朝的都城、今河南安阳一带还生活着亚洲野象,说明当地的气候与今天云南西双版纳一带相似。而长江流域的气候过于湿热,降水过多,蒙古高原和东北的气候寒冷和干燥,都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文明雏形的成长。

展开全文

其次是土壤肥沃和地势平坦。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和黄土冲积形成的平原,土壤疏松,大多属稀疏草原地貌。在只有石器或简单的木制农具的情况下,这样的土地上面的植被容易清除,容易开垦成农田,并且容易耕种。其他地方茂密的原始森林,在铁制工具产生和普及之前就很难有效地清除,粘性板结或砂石过多的土壤也无法得到开垦。

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面积广大,是当时北半球最大的宜农地,比西亚、北非的肥沃新月带的总面积还大。尤其是在小麦被引种后,可以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促使阶层分化和统治者、贵族、士人、军队、祭祀人员、巫师、史官(由巫师分化)、工匠等专业人员的扩大,也较快地增加了人口和劳动力。统治者控制了较多粮食,促成了“公天下”的禅让制度向家天下的世袭制的转化。到公元初的西汉末年,在6000余万总人口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占60%以上。

土地连成一片,中间没有完全封闭的地理障碍。这样的土地便于大面积的开垦和耕作,便于新作物如小麦的推广,便于统治者、管理者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也便于人口的扩散、迁徙和重新定居。在没有机械或动力交通工具的条件下,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交流比较容易,活动半径容易扩大,交往的次数会趋于频繁,会在较大范围内形成通用的表达方式,密切了人际关系。由于人流、物流的成本较低,强大的部落在联合或吞并其他部落后,控制或管理的范围较大,并能形成更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最终发展为酋邦或早期国家,诸夏建成夏朝绝非偶然。这样的环境也使地域性的神灵逐渐被大范围、普遍性的神所取代,进而形成统一的最高神——天,天下也成为已知和未知的地域范围的代名词。天和天下的概念进而催生出大一统的观念,以后的统一就是以这片土地为基础,并且不断扩大。

在早期中华文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小麦及其栽培技术,绵羊、黄牛、马及其饲养技术,青铜及其冶炼技术,都是由西亚、中亚逐步传入的,大多首先传至黄河上游。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天独厚,首先获益。经过模仿、学习、吸收、改造、优化,这些作物和家畜成为本土的主要产品,奠定了华夏各族的物质基础。青铜器由工具和武器转化为礼器,成为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地球上适合被人类驯化为粮食作物的品种只有十几个,大多数生长在地中海周围地区和具有地中海气候的肥沃新月地带。正因为如此,产在当地的野生小麦在一万年前就被驯化,六七千年前就在巴比伦大量栽种。而黄河流域不属地中海气候,本地能被驯化的野生作物只有粟、大豆,因而黄河流域的农业开发晚于两河流域。

二、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相辉映,长盛不衰

在世界最长的 10 条大河中,只有中国完整地拥有两条——黄河和长江。

随着气候逐渐变冷,黄河流域变得越来越寒冷、干燥,黄河中游的降水量减少,但集中在每年夏秋之交,强烈的冲刷和下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因大量人口迁入造成不合理的农业开发而加剧。大量泥沙流入黄河,使这条原来被称为“河”或“大河”的河在春秋时便有了“浊河”的称号,到公元前 3 世纪末的西汉初就有了“黄河”的名称。在晋陕峡谷中汹涌奔流的河水挟带着巨量泥沙,在进入开阔平缓的下游河道时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淤高,成为高于两岸地表的“悬河”。直到上世纪末,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还有 16 亿吨,其中 4 亿吨就沉积在下游河道。在河南开封一带,河床高出两岸地表 8—10 米,而最高河段的河床高出两岸地表 20米。这高悬于地表上面的黄河水就靠两道堤坝约束,在水位突破堤坝平面或堤坝出现泄漏垮塌时就会造成决溢泛滥。由于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以东没有山岭阻隔,决溢泛滥极易引起河水改道。在世界大河中,黄河在历史上改道最频繁、幅度最大,最北可在今天津入海,最南可夺淮河入海,甚至流入长江。每次决溢改道都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会毁坏农田,淤塞湖沼,形成流沙,给环境留下难以消除的危害。

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是政治中心所在,自夏、商、周以降,统一王朝和中原政权无不建都于此。因此,无论是内部叛乱,还是外部入侵 ;无论是农民起义,还是军阀混战 ;凡是要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入主中原,都必然以中原为主要战场,而首都是最终夺取目标。在战乱中,争斗各方都会置黄河的工程维护和抗灾救灾于不顾,甚至以水代兵,造成人为的决溢改道,如北宋末年杜充曾试图决黄河阻挡金兵,造成首次黄河改道夺淮。

中原的战乱驱使本地人口外迁。由于游牧民族的入侵一般自北而南,中原政权在无法生存时也选择南迁,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战乱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口外迁使黄河流域屡次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如蒙元之际,黄河流域的人口损失近 80%,长期无法恢复。

黄河流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到宋代,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明清时南方的文化水平,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人;都全面超过北方。政治中心虽还留在黄河流域,但为保证首都和边防的粮食供应,不得不采取特别措施,付出巨大代价。

气候变冷使长江流域逐渐变得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合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栽种,成为宜居的乐土。铁制农具和工具的普及使更多土地得到开垦,环境得到改善,水利设施得以建设和维护。大量南迁人口不仅补充了充裕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相对先进的文化、制度、技术、工具、器物,还包括一批天才与各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在长江流域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景观中,创造出大量新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西周时的长江下游,当地人“被发文身”。公元前 2 世纪的西汉初期,在中原人的眼中,“江南(主要指今江西、湖南等地)卑湿,丈夫早夭”,过着“饭稻羹鱼”的生活方式。到 4 世纪中叶王羲之在今绍兴创作并书写了《兰亭集序》,5 世纪初谢灵运创作了山水诗,6 世纪初出现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名句。9 世纪前期流传着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唐末的韦庄更演绎为“人人尽说江南好”。至迟在 12世纪形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

安徽安庆属于长江什么地区 安庆市是长江的哪个部位

唐朝后期,首都长安已完全仰赖江淮漕运。北宋时开封的供应几乎全部来自江南。北宋末年有了“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朝中期为“湖广熟,天下足”所取代,说明长江中游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而长江下游已转化为商业、手工业的发达地区。明清时,“松江(指松江府,大致为除崇明外的今上海市辖境)衣被天下”。明朝“苏松赋税甲天下”,苏州、松江两府的赋税收入成为朝廷重要的经济支撑。从南宋到明代,江西一直是全国的文化重镇。明清的江浙被称为人文渊薮,科举之盛甲于天下,苏州状元更居榜首。

要是中国只有黄河,中华文明的衰落不可避免。因为有了长江,自黄河流域开始出现衰象,即由长江流域补充替代,在整体上从未有过退步。长江流域兴起,中华文明顿开新篇,浩荡蓬勃,一往无前。

到了近代,新的科学、文化、产业、技术、商品自海上传入,沿海更趋发达。黄河下游已不具通航功能,沿河地带未受其惠。长江则全河畅通,轮船溯江而上,自上海至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汉口、沙市、宜昌、万县、重庆、宜宾,沿江城市得以跻身发达地区。

今天,黄河已保持 70 余年安流。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还荒,经过小流域治理,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大大减少。小浪底水库的建成和运行,治河先贤“束水攻沙”的理念得到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流入黄河的泥沙不再增加,悬河不再加高,沉积在河床的淤沙已在逐渐减少,河清有日。沿河建成的几十座大型水利工程,不仅能保证黄河安流,还发挥了发电、灌溉、防洪、防凌和环保的综合效应,造福人民。在未来的发展中,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别是历史人文资源,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交相辉映,并驾齐驱,无疑将使中华文明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中华文明远离其他重大文明,在古代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这使中华文明始终未受到外来文明的破坏、冲击和影响,保持着独立、延续的发展,但也缺乏与外界了解、交流、学习的机会,对外影响力存在极大局限

人类创造的重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处于东亚大陆,远离两河流域和地中海周围的巴比伦、希腊、罗马、埃及等文明,不仅相距遥远,还隔着高山大洋、荒原沙漠等地理障碍。就是与距离最近的印度文明,也隔着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工业革命以前,在缺少机械动力交通工具的条件下,这些地理障碍基本无法克服,人流、物流的成本极其高昂,风险极大。

无论是公元前 6 世纪的波斯大帝、公元前 4 世纪的亚历山大大帝,都没能越过帕米尔高原、开伯尔山口这些地理障碍。中亚帝国的创建者帖木尔,即使没有在 1404 年东征明朝时病死,也未必能穿越高峰峡谷、戈壁荒原。近代以前,中华文明从未受到来自西方的军事威胁或战争波及。

而在中华文明圈内部,虽然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甚至会入主中原,但由于华夏族(汉族)在人口、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绝对优势,军事上的征服者最终都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连这些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本身也难以避免被融合的命运。

佛教始终是和平地、不依靠任何武力或经济压力的方式传入中国。但即使如此,还是出现了三次出于皇帝旨意的灭佛运动,这就导致佛教形成完全服从皇权、自觉适应中国的特点,在完成中国化的过程中也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依靠武力或政治、经济压力推行的宗教对中国鞭长莫及,伊斯兰教到公元 12 世纪才推进到新疆。外来文化更没有被强制推广的机会,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即使有机会进入中国,也只能通过展示,供中国人自由选择。

但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也缺乏相互了解的机会,难以进行比较、交流,更不会有彼此学习、相互借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历经长途、长期、辗转传播,偶然进入的外来文化,只是被动接受,而无法主动选择。外界的文明从来没有在中国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样,中华文明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也较为有限。

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开放。一直被认为最开放的唐朝,其实也是“开而不放”。唐朝对外部世界的确相当开放,首都长安的居民中外族、外国人为数甚多。在洛阳、扬州、广州、泉州、明州(宁波)等城市也有不少外族、外国人定居和来往。但唐朝一般不允许本国人出境,除了出征、外交、取经等少数人外,见于记载的外出人物屈指可数。对外贸易几乎被阿拉伯人、波斯人、粟特人、回鹘人等“胡商”所垄断,找不到“唐商”在境外从事贸易的确切记录。即使是唐朝,对自己的文化也是“传而不播”。

即可以向外来的求学者传授,却从来没有派人出国传播,更没有在外界办过一所“孔子学院”。而朝鲜、日本的学者、留学生、僧人、工匠,都是主动来唐朝学习的。鉴真和尚也是在日本方面多次请求下,才涉险东渡弘法,并非政府派遣或批准。

四、古代中国很少对外侵略扩张,开疆拓土大多是反击入侵的延伸,而一旦国力衰退往往撤退放弃

中国最早的统一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中原为基础的。早在公元前 11 世纪,商王、周王居住的城市就被称为中国,周公所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就被称为中国,号称“天下之中”,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天下的四周被认定为四海,春秋时代就有了四海之内的概念。随着统一范围的扩大和地理知识的增加,天下的概念也延伸到所有已知的土地。中国的概念逐步扩大为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周边则仍然属于戎狄蛮夷地区。尽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戎狄蛮夷地区也应该属于“王土”,但由于他们尚未开化,这些地方还不是华夏“声教所及”,不配也不宜当作中国,不值得进行直接统治。对这些人口和土地是否需要或可能接纳,要根据他们的开化程度决定。否则,即使已经实施了武力镇压或军事管制,还是会将他们当作化外之民,不会在那里设置政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充足的可供农业开发的土地,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生活资料,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局部地区因自然灾害或人口压力造成的供应不足,可以通过在朝廷统一调度下的相互调剂得到解决,或依靠多年的储备得到缓解。当黄河流域因天灾人祸陷于衰败时,长江流域的开发及时弥补了供应不足,并且逐渐发展成主要的商品粮供应地。长江流域的开发还提供了更多的经济作物产品,生产出更丰富的生活用品和商品。明清时期,开发的范围扩大到岭南、海南岛、西南山区,在明末传入的美洲作物如红薯(番薯)、玉米、土豆(马铃薯)、花生、辣椒、烟叶等使山地甚至陡坡地也能开发利用,不仅提供更多的粮食,还提高了经济效益,改善了民众生活。19 世纪 50 年代中国人口达到创记录的 4.3 亿,这些人口都是靠本国生产的粮食和物资供养的。19 世纪 60 年代东北陆续开禁放垦,内蒙古也对内地汉民开放,对西北边疆的移民得到鼓励和资助。这些新开垦区的粮食和物资的产量,足以支撑中国持续增长的人口。如到20 世纪 30 年代,东北三省的人口已经达到 3000 多万,但东北生产的粮食和大豆还可以大量输出。 中国的统治者早就形成“天朝无所不有,无须仰赖外人”的观念,一向认为中国没有对外贸易的需求。直到 1793 年(清乾隆五十八年),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的敕书中还自以为“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因为统治者需要的奢侈品或国家需要的特殊用品、物资,可以通过接受朝贡的途径获得,无非是“薄来厚往”,多给超值的“回赐”而已。

由于早就形成了境外、海外都是蛮荒之地,外族、外国都是未开化的蛮夷这样的观念,中国不仅没有向外开拓的需求和动力,连对外界的好奇心也逐渐丧失,缺乏了解外部世界的兴趣。不了解其他文明的实际状况和先进程度,缺乏参照和对比,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始终陶醉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既没有对外交流的愿望,更找不到对外开拓的理由。

早在西汉中期,秦始皇、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就受到质疑和批评,因为他们新开拓的部分土地不能开垦为农地,不适合农业生产,却因征发农业劳动力从军或驻守边疆而造成已有耕地的荒废,影响农业生产。汉朝的军队曾不止一次深入匈奴地区,进入蒙古高原,但都没有长期占领,不久就退回长城之内,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那里不能辟为农田,从内地运输粮食成本极高,无法维持常驻的军人和行政人员。由此形成的观念,是疆域的范围应该限于宜农土地,其他土地应该留给从事牧业、狩猎、采集或刀耕火种的戎狄蛮夷。

对照西汉的疆域和清朝的极盛疆域,两者相差主要是三块——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都是当时条件下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而不是因为西汉没有占领的能力。相反,对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如朝鲜半岛、今越南,西汉的疆域还超出了清朝的范围。所以真正能够将农业区和牧业区统一起来的,倒是牧业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国极盛疆域的形成由清朝实现绝非偶然。

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开拓,基本都是反击入侵的延续,而不是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而且一旦国势衰退,就会主动放弃。如汉武帝用兵大宛,虽出于掠夺天马的目的,但到公元前 60 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主要还是出于维护交通线、保证屯戍供应和监护西域地区的考虑。新莽期间一度撤销,东汉国力衰退,西域“三通三绝”,只能量力而行。以后各朝对西域亦不是志在必得,如明朝初年只在哈密一带建立卫所,嘉靖后已退至嘉峪关,至清乾隆二十五年才完全收复。唐朝反击东突厥的入侵,灭东突厥后占据蒙古高原和以北地区,但不久就允许突厥人返回旧地导致后突厥复国。唐高宗灭西突厥,加上波斯王子归降,唐朝的疆域扩展到咸海之滨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但仅仅几年,在阿拉伯东扩后就节节后退,公元 755 年的怛罗斯之战后退至葱岭,安史之乱后更已退至陇山。

以上所述只是就总体发展脉络而言,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各方面的影响,期待各位同人有更具体、深入的论述

本文原载于《江汉论坛》2023年第二期,限于篇幅,注释部分有所删减,如有需要,请核对原文。

公众号|暨南舆地学会

本期小编|星空

相关文章

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呢(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呢视频)

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呢(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呢视频)

冬至或则立冬都可以吃饺子中国人吃饺子已经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但冬至吃饺子的人偏多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饺子是来...

马鞍山一日游攻略

马鞍山一日游攻略

  马鞍山周边这24处被上帝私藏的神秘仙境,一直在沉睡着,但每一个地方都能惊艳众人。暑假就在眼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风情神秘的古村落   1  台回山  江南布达拉宫    有着“江南小布达...

君达菜

君达菜

1、1食材君达菜500g油适量盐适量蒜适量尖椒适量酱油适量2首先肯定是将菜洗干净,放在一个专门的盘子或者盆里面3将茎和叶子都分别入开水锅焯一下,去除菜青味捞出过凉水,控水4将菜分别切好。2、按语君达菜...

花蛤怎么洗才干净

花蛤怎么洗才干净

俗话说的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特别对于处在沿海城市的我们来说更是如此听说最近东壁岛掀起了一股捡花蛤的热潮我们的美食情报员小胖自然是不会错过的渔民与游客们满载而归的笑容是与他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成正比的 ...

安徽智飞属于什么疫苗 安徽智飞疫苗到底好不好

安徽智飞属于什么疫苗 安徽智飞疫苗到底好不好

不是安徽智飞是国产疫苗,瑞辉是美国的疫苗,两者不是同一种疫苗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其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安徽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华东地区;要打完安徽智飞...

张家界小吃(张家界名小吃)

张家界小吃(张家界名小吃)

葛根粉便成为了土家人平日用来招待贵客的小吃,它不仅味独特鲜美,而且有褪火清肠的功效,是纯绿色食品的典型代表2张家界山苍子 当地人称“辣姜子”和“山胡椒”,是诸多食品的佐料不管在做什么食物的时候放一点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